全国服务热线:0719-8125915
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》,传递出中央坚定决心。
自2021年1月1日起,我国开始了长江十年禁渔的历史性行动,为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根据2023年10月发布的公报显示,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,比2020年增加了25种。
长江江豚的自然种群数量约为1249头,比2017年增加了23.4%。
四大家鱼的资源恢复也十分明显,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的水域洞庭湖。
从水产品供给来说,长江禁渔也没有影响国人的吃鱼自由。
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7100万吨,比上年增长3.4%,消费者可享受到各种鲜美的鱼类。
从渔民生计保障来看,退捕渔民安置做到了“应帮尽帮、应保尽保”,生活基本保持稳定。
从公众接受度来看,“水上不捕、市场不卖、餐馆不做、群众不吃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搜索引擎里键入“江鲜”两字,长期置顶的是自觉抵制野生“江鲜”消费的字样。这样的好形势,难能可贵,必须珍惜。
在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之前,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达到“无鱼”的等级,每年的水产品产量不到10万吨,仅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.15%。
虽然曾经实施过每年3个月的季节性区域性禁渔,但效果甚微,鱼类种群无法繁衍壮大。
人们逐渐意识到,长江已经“生病”,亟需全面禁渔,留出更多的休养生息空间和时间。
经过3年多的努力,长江禁渔的阶段性成效显著。
退捕渔民得到了有效的安置保障,禁捕水域的管理秩序也保持稳定,水生生物资源呈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。
然而,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,目前的成果仅仅是初期的效果,长江的生态恢复才刚刚开始。
长江干流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仍然为“较差”,长江流域的重点物种保护形势依然严峻。
23万长江渔民响应号召,作出了巨大牺牲;沿江省份付出了巨大成本,从转产转业到社会保障全力而为;这么多付出,决不可半途而废,让努力付之东流。
下一步,我们需要把握工作重点:
总的来说,长江禁渔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,但我们仍需要继续坚持这一政策,以确保长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。
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长江的未来,为我们的未来,付出我们的一份力量。
来源:经济日报 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文